英聯邦國際組織
認識英國 英國政經
英聯邦(Commonwealth of Nations),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稱為共和聯邦,在台灣則稱為大英國協,是一個包含 56 個成員國(包括:加拿大、澳洲、新西蘭、印度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)的國際組織。這些成員國大多是英語系國家,擁有自主的主權。
英聯邦並不是一個統一的聯邦國家,而是以國際組織的形式存在。它無權介入成員國的內政事務。英聯邦的元首通常由英國君主擔任,首任元首是佐治六世,而現任元首是查理斯三世。然而,元首的職位主要具有象徵性,實際上的行政權力則集中在秘書長手中。英聯邦成員國主要由英國及其前殖民地構成,並以英式英語作為共通語言。在聯邦中,英國並無特殊地位,所有成員國皆平等對待。
成員國政府同意共同追求如發展、民主和和平等目標。英聯邦的價值觀和原則在《聯邦憲章》(Commonwealth Charter)中有所體現。聯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大英帝國。但今天,任何國家都可以加入現代聯邦。最近加入聯邦的兩個國家是加蓬(Gabon)和多哥(Togo),他們在 2022 年成為成員國。
在 56 個成員國中,有 15 個屬於英聯邦王國,這些國家的國家元首與英聯邦元首一致,即現任的查理斯三世。另外有 5 個國家是獨立君主國,如汶萊、斯威士蘭、萊索托、馬來西亞和湯加,這些國家擁有自己的國王。其餘 36 個成員國則是共和國,沒有國王。
英聯邦國家的成員資格標準隨著時間發展,源自一系列獨立的文件。1931 年《威斯敏斯特法案》作為該組織的基本創立文件之一,規定成員資格需要具有自治領地位。1949 年倫敦宣言結束了這一點,允許共和國和原住民君主制國家加入,條件是他們承認喬治六世為「聯邦元首」。隨著 1960 年代去殖民化浪潮的興起,這些憲法原則被政治、經濟和社會原則所增補。其中第一項原則在 1961 年確定,決定尊重種族平等是成為成員的要求,直接導致南非重新申請加入聯邦的退出(根據倫敦宣言的規定,南非成為共和國後需要重新申請加入)。1971 年新加坡宣言的 14 點原則要求所有成員國奉行世界和平、自由、人權、平等和自由貿易的原則。
英聯邦的成員國現基於《新加坡宣言》的條文進行合作。英聯邦對成員國的約束相對寬鬆,成員國在旅遊、留學、貿易等領域享有一定的自由互通,但在軍事和外交方面則不必然結盟。成員國通常會遵循一套共同的普世價值觀,這些價值觀包括推動民主、人權、良好治理、法治、公民自由、法律面前的平等、自由貿易、多邊主義和世界和平等。英聯邦通過各種多國合作活動來實現這些價值,例如每四年舉辦一次的英聯邦運動會。
英聯邦國家名單
以下名單來自英聯邦秘書處的的英聯邦成員國名單:Member countries | Commonwealth
Region | Country Name | 國家名稱 |
---|---|---|
Africa | Eswatini | 史瓦帝尼 |
Africa | Botswana | 博茨瓦納 |
Africa | Cameroon | 喀麥隆 |
Africa | Gabon | 加蓬 |
Africa | Gambia | 岡比亞 |
Africa | Ghana | 迦納 |
Africa | Kenya | 肯亞 |
Africa | Lesotho | 賴索托 |
Africa | Malawi | 馬拉威 |
Africa | Mauritius | 模里西斯 |
Africa | Mozambique | 莫桑比克 |
Africa | Namibia | 納米比亞 |
Africa | Nigeria | 奈及利亞 |
Africa | Rwanda | 盧旺達 |
Africa | Seychelles | 塞席爾 |
Africa | Sierra Leone | 獅子山 |
Africa | South Africa | 南非 |
Africa | Tanzania | 坦尚尼亞 |
Africa | Togo | 多哥 |
Africa | Uganda | 烏干達 |
Africa | Zambia | 尚比亞 |
Asia | Bangladesh | 孟加拉 |
Asia | Brunei Darussalam | 汶萊 |
Asia | India | 印度 |
Asia | Malaysia | 馬來西亞 |
Asia | Maldives | 馬爾地夫 |
Asia | Pakistan | 巴基斯坦 |
Asia | Singapore | 新加坡 |
Asia | Sri Lanka | 斯里蘭卡 |
Americas | Antigua and Barbuda | 安提瓜和巴布達 |
Americas | Bahamas | 巴哈馬 |
Americas | Barbados | 巴貝多 |
Americas | Belize | 貝里斯 |
Americas | Canada | 加拿大 |
Americas | Dominica | 多米尼克 |
Americas | Grenada | 格林納達 |
Americas | Guyana | 圭亞那 |
Americas | Jamaica | 牙買加 |
Americas | Saint Kitts and Nevis |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|
Americas | Saint Lucia | 聖露西亞 |
Americas |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| 聖文森及格林納丁斯 |
Americas | Trinidad and Tobago | 千里達及托巴哥 |
Europe | Cyprus | 賽普勒斯 |
Europe | Malta | 馬耳他 |
Europe | United Kingdom | 英國 |
Pacific | Australia | 澳洲 |
Pacific | Fiji | 斐濟 |
Pacific | Kiribati | 吉里巴斯 |
Pacific | Nauru | 瑙魯 |
Pacific | New Zealand | 紐西蘭 |
Pacific | Papua New Guinea | 巴布亞紐幾內亞 |
Pacific | Samoa | 薩摩亞 |
Pacific | Solomon Islands | 所羅門群島 |
Pacific | Tonga | 東加 |
Pacific | Tuvalu | 吐瓦魯 |
Pacific | Vanuatu | 萬那杜 |